欢迎来到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国青少年艺术人才网
服务热线:400-8105-280
阅读量:次 发布时间:2016-11-28 13:14:19
温儒敏:再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导
http://www.gmw.cn 2011-12-12 14:57:22 来源:光明网-教育频道 [字号:大 中 小]
“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由国务院参事室、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举办。来自社会各界350名嘉宾学者为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个共同目标,共思教育基础之痛,共谋改革创新之路,共绘中小学基础教育发展的广阔蓝图。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出席论坛,以“再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导”为题作报告,演讲全文如下:
去年六一儿童节过后不久,我曾经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短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误导》,因为触及了一个很实际又很敏感的话题,引起相当广泛的反响。很多人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也有不少人并不赞同我的看法,彼此发生热烈的讨论。这种讨论是有价值的,起码引发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下面我把这篇短文引录如下,然后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发表一些意见。下面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误导》全文:
“六一”儿童节刚刚过去。关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个家长乃至全社会的责任。如今的孩子们比父辈们享受着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加见多识广,但我们也看到,他们过得并不轻松。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千百万家长。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口号,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且可能误导几代人。一个人的成长不是短时间的,是十几年几十年的,就如同跑马拉松,一开始在起跑线上就绷那么紧,能跑下来吗?可是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几乎成为 “集体无意识”了。
家长有现实的考虑,比如孩子是否能上名校,以后能否找到好工作等等,这都可以理解。但是,童年的“价值”不只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童年本身也是“生活”,而且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生活,童年如果负担太重,不快乐,就失去了人生美好的序曲,对于将来也会有负面影响的。
在“起跑线”的阴影下,大家都无奈,都紧张,都参与。现在不少幼儿园把小学课程内容提前教了,许多地区学前班办得非常活跃,还有各式各样的“胎教”。不少年轻母亲,刚怀上孩子几个月,就开始上各种学习班,听音乐、读诗,朗诵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真的如某些宣传说的那样重要,甚至是决定整个人生发展的吗?我很怀疑,因为这不符合教育规律。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儿童生活节奏也跟着紧张。就拿儿童阅读来说,本来一般小学三四年级进入阅读兴趣的“高值段”,现在到六年级就落入 “低谷”了。而初中的阅读兴趣比小学低,高中又比初中低。
社会上商业化的、蛊惑人心的东西很多,伪科学很多,针对儿童教育而赚钱的现象非常严重,可是很难听到真正可靠的科学的声音。比如,学前教育的“度”在哪里?双语教育对儿童思维发育是否有利无害?小学二年级之前是否应当学数学?“奥数”是否对所有学生包括小学生都必要?现在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缺乏科学结论。但这不妨碍一些报纸铺天盖地、大幅刊载广告,说“你想你的孩子获得美国孩子的思维吗?请到双语学校来!”
我们的基础教育之所以存在那么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缺乏研究,总是在拍脑袋。然后,大家都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和观念,弄得很紧张。
要解决这一点,也只有发挥专家学者们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给千百万家长一些可靠的认识。我们再也不要被类似“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集体无意识”误导了,我们再也不要让孩子在人生伊始,就绷紧神经参与竞争快跑了。毕竟人生的路,很长很长。
这篇文章主要是反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其实也是普遍的观念与社会心理,我把它说成是“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大家都司空见惯,认可这种存在,并不感到有什么问题。这种观念甚至已经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弥漫性的“生活理念”。我们把这种错误的理念凸显出来,让大家感到某种“陌生化”——重新打量这个观念,大多数人都可能会突然意识到这是错误的观念,的确是一种误导。
这种错误观念的流行,并不只是人们观念的错误,而是现实的逼迫。情况就是这样,现在教育资源分配是存在严重不均的,虽然讲义务教育,可是城乡中小学教育条件有天壤之别,同样在城市,学校所享有的教育资源也相差悬殊。这种差别是残酷的事实,你家长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附近中小学是名校还是一般校,你属于什么阶层、是否有能力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似乎都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命运,这种教育资源严重不均,本身就是并不一致的“起跑线”,怎么能不影响千百万家长的心理?孩子的出生是没有选择的,有的出生在都市,有的出生在偏僻乡村,有的出生在富贵豪门,有的出生在贫困之家,这当然也可以说是“起跑线”,很难做到完全一致平均。问题是,我们本来可以做到、可以尽量有所平衡的,起码在基础教育阶段让教育资源分配稍微均衡一点,但现在却是放任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紧张,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与无所作为。不是要实施课程改革吗?我看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就是个瓶颈,是个必须重新认识和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些年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有所加强,办学的硬件改善不少,但办学的软件,基本上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越来越严重。比如,很多原在西部或者相对落后省市工作的优秀教师,纷纷都被“挖”到京、沪、粤等省市去了,一些普通校的优秀教师也集中到重点校。农村情况更严重,乡镇中学基本上被摧毁,一个县的重点县中,往往囊括了全县半数以上教学资源。我觉得最近十多年,虽然出台一些措施抑制教育资源的失衡,但是事实上呢?情况似乎越来越糟糕了。一边是学校本身的两极分化,是教学资源的愈加畸形的分配,一边还要讲消除社会上的紧张心态,让家长们放心让孩子就近上学,减少负担。这怎么可能?凡是有点权力的人、或者有钱人,都把孩子送到资源优厚的重点中小学上学了,这个“起跑线”一开始就不是一条线,社会怎么能不紧张?所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仍然会严重束缚人们的观念,除非我们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很有诚意地、切实地在抑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个问题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不是没有办法,是既得利益的掌权者能否容许实质性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的改革,哪怕是只改一部分也好。
此外,要有强硬的措施摒除市场化、产业化对教育的严重影响。市场化给我们这个衰老的国度带来活力,使我国经济得到飞跃的进步,尽管市场化也带来整个社会许多负面的东西,我们也不必过多责怪,注意和调整就是了。我理解科学的发展观,不只是指注意抑制GDP泡沫,以及防止环境污染等等,更应当包括抑制产业化、市场化对教育的伤害。这种伤害可以说日益严重,是致命的伤害。原因是教育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再加上教育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均。没有钱怎么办教育?老师们生活艰难,怎么安心教学?校长们都去“创收”了,谁真的还在研究教学?说是不容许中小学收费,可是哪个学校不再收费?说是老师不让兼职办班。可以查一查,有多少老师,特别是所谓名师,还在参与办班?令行而不能禁,这就是现实。其实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国家投入不够,学校就要自己去赚钱。赚了一些钱,可是风气坏了,人心野了,老师哪有心思教学?现在学校的商业气氛越来越浓,越来越世俗、庸俗。市场化对于教育的伤害是致命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不抑制,而去讨论什么克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导,是很不现实的。
再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本来就是商业操作的口号。你这边搞课改,提倡减轻孩子学业负担,可是那边商家和学校某些环节结合,要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你这里规定不能让学生陷于题海战术,不得在学校推销教辅。可以说,极少学校不再以各种方式推销教辅。教辅已经成为很难摧毁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和教育主管部门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于是一边课改,一边学业负担加重。政府部门如果想实施有效的课改,就必须对这种损害教学秩序的商业行为有切实的抑制措施,关键是切断商业机构伸向教育领域的管道,那么这就要动一动某些既得利益阶层。否则,“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会继续被商业操作利用,继续忽悠误导社会,制造紧张与焦虑。
当然,我们的宣传部门与传媒对于抑制“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导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让一些负责任的专家出来说话,从科学的立场说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是不科学、也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现在都在搞“提前量”,中学的课提前到小学来学,小学的课提前到幼儿园来学,其实是很愚蠢的,可是都这样干。科学家应当出来说话,说说什么是发展心理学,为何不能一蹴而就,为何不能拔苗助长。我们的报纸网络应当有更多科学的声音,不能听任不负责任的无良商家在那里继续制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紧张。
面对目前教育界某些乱象,我不禁想到“五四”。当时鲁迅、周作人等一些先驱,破除封建礼教对人的精神束缚,实行思想启蒙,他们提出过一个鲜明的口号,就是“发现妇女和儿童”。在古代中国,妇女和儿童不被看作是完整独立的人,特别是儿童,并不受到普遍的人格的重视。即使重视,也只是作为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工具。所以,“五四”发现儿童,是中国迈向现代社会的一大进步。七八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儿童是否被发现了呢,是否得到人格上的尊重呢,是个很大的问号。现在的家长很多都很紧张和焦虑,他们在随大流,勒紧裤腰带,也要送孩子上重点校和各种课外班。他们几乎一刻不停紧盯着孩子的学习,可是孩子的天性和感受并没有受到重视。我们的“教育紧张”和巨大的努力,并没有培养出多少可以问鼎世界科学高峰的杰出人才,这是为什么?大家好像都清楚,却又无奈、焦虑。
面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种集体无意识和普遍的焦虑,我想重新强调我在《人民日报》那篇文中的那句话:“童年的‘价值’不只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童年本身也是‘生活’,而且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生活,童年如果负担太重,不快乐,就失去了人生美好的序曲,对于将来也会有负面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