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国青少年艺术人才网

  •    服务热线:400-8105-280

专注10

专注30+城市

服务100+团队

服务12000+人才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美育研究

丁旭东:艺术观赏美育与“美丽”文化建设论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6-11-28 13:20:04

 

      艺术观赏美育与“美丽”文化建设论

  

  

丁旭东  

      艺术观赏美育与“美丽”文化概念的提出,基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语境。从当今国家文化发展的政策导向来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国家实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文化强国战略,把建设和谐文化,遵循文化自觉,鼓励文化创新、多元发展,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提高文化感召力、凝聚力,实现文化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指向;党的“十八大”召开,提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之融入文化等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如何厘清艺术观赏美育的文化内涵,把握其内在实践规律,全面实施社会艺术美育,发展民族“美丽”文化,促进和谐文化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文化发展面临的时代命题。

  

         一、艺术观赏美育与“美丽”文化内涵

    艺术观赏美育,由艺术、观赏和美育组成。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来自拉丁文ars,原意是“技艺”;但经过文化的发展,艺术成为人类活动创造的产品和创造活动的统称;当代,西方通常用“fine art ”来表述其词意思,即美好的,杰出的人类技术,如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等[2]。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艺术就是人类通过创造活动和技巧运用,将思想和内在情感通过可感知的物质材料表现出来。观赏,包括观照[3]和欣赏之意。观照的意思是显示或反映;欣赏的意思是了解、领会、鉴别和评价。美育,其构成来源于一是美,二是教育。“美”的词根源于希腊语ασθητικός内涵包括审美的,有关美的,悦目的,感觉的,敏锐的和可以感觉到的[4]。“教育”的本意是通过教学、训练、研究和自学习得知识、技能和公众习惯[5]。从哲学的层面上讲,教育是通过增加人的各种经验,使人具有某种特定的思考、感觉和行为方式。通过词素分析,我们认为,从社会公共文化的视野中来看,艺术观赏美育[6]的内涵就是通过实施各种行为增加人们对杰出的人类技术及其运用的表现材料的生理及心理反映经验,从而使人们对其符号语言和感性材料更加理解,并能相应做出敏锐的直觉判断和理性评价,同时从中获得心理愉悦和美好情感感受。

     “美丽”文化,由美丽与文化两个词汇组成。美丽,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其本质就是当人们在感知时会产生愉悦感和心理满足感的感性存在。文化,源自《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化成天下。”《易·贲》对“文化”有进行了更深一步概念延伸,最为明确的一点是人文与天文相对,即人与自然相对。至于人文的意义,后人有不同的理解,孔颖达注曰:“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孔颖达对 “文化”的解读,注重两点,一是作为客体的社会人;二是作用于客体的过程。至于作用的方式,“诗、书、礼、乐”均可,孔颖达并没有明细的划分和专门的强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可见, 在中国当代时代语境下,相比孔颖达的理解,虽同样强调文化的精神价值,但更加强调结果,更加着眼于整体宏观,注重历史的传承、思想的属性和效益的发挥。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美丽”文化就是那些能够使人们在接受时产生心理愉悦和满足感的精神创造成果。 

 二、艺术观赏美育与“美丽”文化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

        

艺术观赏美育与“美丽”文化建设从宽泛的意义上讲,都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但隶属于不同逻辑层次。“美丽”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直接组成部分,二者实践是母项和子项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从属关系。艺术观赏美育同样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子项的子项,即“美丽”文化的子项,与“美丽”文化构成从属关系。此外,艺术观赏美育与“美丽”文化建设属于异质类型。“美丽”文化建设是外向型的行为系统,因为“美丽”文化建设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可感知的显在的文化形态方面,如文化产品、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活动等等。但艺术观赏美育则是内向型的行为系统,它的行为实施结果往往不直接体现显在的文化形态方面,而体现为人们内涵的、潜在的素养、观念、趣味、气质、性情,等等方面。

我们之所以认为艺术观赏美育与“美丽”文化建设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因为,两者的行为系统中存在两个同类项,一,都是作用于人,均以人为行为的主体和对象;二,都是以“美”作为判断其行为存在“合法性”的标准。艺术观赏美育其行为如不能给人带来审美体验,那从本质上讲,就不在是艺术观赏美育了。如果“美丽”文化建设的文化内容缺少了审美价值因素,那也就不再是“美丽”文化了。

1.美育育人,文化化人,两者以人为“介”形成行为逻辑链

艺术观赏美育的行为对象是人,其行为方式是教育引导和观赏能力训练;其行为总体目标是培养和不断提升人的艺术观赏力,其中必然包括艺术语言理解力、艺术材料的感知力、艺术内涵的领会力、艺术情感的体验力,等等;随着人的艺术观赏能力的提高,就会具备更高的艺术审美素养,这样,在艺术观赏行为中得到更多的审美愉悦体验、艺术情感体验、审美心理满足,在艺术观赏中就会得到更多的情感收益。这些情感因素会自然转化为人们的行为心理动机,促使人们自觉行为,最后形成艺术观赏的行为自觉,形成艺术观赏的行为习惯。也就时说,如果有更多的人接受成功的艺术观赏美育,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具有艺术观赏行为习惯。当有艺术观赏群体的扩大,艺术观赏可转化为社会习俗,成为“美丽”文化内容——制度文化;同时,当艺术观赏群体扩大,艺术文化消费者群体往往随之扩大,艺术文化消费就会日益旺盛[7]形成艺术文化消费市场。因其为“美丽”文化产业基本内容之一,故有会推动国家“美丽”文化的建设发展。

为了考察我们推论中几个逻辑关系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而非或然联系。北京市美育与文明研究基地课题组于201210月至20131月对此进行了专门的随机问卷调查,访问对象为北京城市普通居民,访问人数总数为1000人,回收有效问卷931人。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各学历层次的市民群体中,初中学历及以下有66.66%;高中有72%;大专有75.97%;大学有78.96%;研究生有85.19%的人反馈在艺术观赏后感到心情愉悦。可见,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享受力(2)大专及以下学历人群中有36.25%;大学有42.05%;研究生有57.5%的人表示自己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愿望。可见,受教育程度与观赏心理动机强弱有正相关关系,即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艺术观赏愿望。(3)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有艺术观赏消费力,人的受教育水平和艺术观赏消费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通过上面我们的逻辑推理和实证,验证了我们的逻辑判断:艺术观赏美育普及能够直接拉动艺术观赏市场繁荣,能够推动“美丽”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促进“美丽”文化产业建设。当然也许会有人做出质疑,我们所访问的人群是根据不同的教育程度进行的划分,不能代表他们所接受艺术观赏美育的程度。这一点,我们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系统的社会层面的艺术观赏美育体系,国民接受艺术观赏美育基本在学校教育中完成。所以,我们的推导逻辑及其结论依然可靠。

另外,通过对艺术观赏美育和“美丽”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的逻辑规律的证明,我们也可以因此推出相关结论:如果艺术观赏美育的内容更加高雅,那么社会对艺术的观赏需求也会更加高雅,就会形成更大的高雅艺术观赏的消费市场,就会形成高雅艺术——“美丽”文化产业市场,就会促进高雅艺术(或者说具有更高文化品质)的创造生产,就会形成高品质的中国“美丽”文化。以及更多的结论:如果艺术观赏美育内容低俗,同样中国“美丽”文化也就会低俗。如果艺术观赏美育内容以民族艺术文化为核心,那么中华民族“美丽”文化就会繁荣发展。如果艺术观赏美育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观为内容的“美丽”文化就会被更多的国民所认同,所接受,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更加深入人心,等等。

2.观赏美育,“美丽”文化,始终坚守审美的“法度”最终可望实现本质化存在与发展

 艺术观赏美育和“美丽”文化建设还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两者都要以“审美”作为其存在的“法度”。这实际上,让美育和审美文化都开始遵循其本质而存在。以艺术观赏美育为例,受教育者是在接受艺术审美能力训练,这种训练内容是让心灵学会非功利化存在,情感化生存,诗意化栖息。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当人们经过艺术观赏审美能力训练后,形成观赏习惯,开始经常用心灵来洞照艺术本体时,他的心灵和艺术本体之间是处于情感的对话状态;这种状态实际上又是自我心灵的返照,因为艺术情感本质上转化为一种被重组建构了的感性艺术材料的客观存在。它的本质就是材料的本质,对于油画作品来说,本质就是油彩;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本质就是音响,等等。人之所以会感到感情和美的存在是因为人在观赏中将自己的主体精神注入了客观材料之中,客观材料在观赏者的主观建构下,成了“客观”富有情感和人性的存在。当人们因此获得审美快感和审美享受的同时,逐步让心灵走进了“诗意化生存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是功利性生活中无法到达的,只有在纯粹的艺术审美观赏中,在自我的两个心灵与情感的对话中,人开始摆脱世俗功利的枷锁,让心灵处于“虚静”“空灵”以及感性“直觉化”思维的状态,这就是超现实功利性的审美化生存状态。处于审美化存在的人,其文化行为处于自觉、自愿、自主状态,其心灵处于自由的状态。这就象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同一”的“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8],也就进入了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无为而为的玩索”,一种超脱物欲和小我的生活[9] 。当然,艺术观赏美育目标的实现,不仅仅用“超现实非功利性”涤除净化了文化接受者;也同时净化了一部分文化创造生产者,如文化产品的设计师等。

总体而言,“美丽”文化可分为两种文化样态,一是功利性文化,二是非功利性文化。功利化文化外延很广,如以实现政治功利为目的文化,即以实现某种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渗透与传播为目的文化存在;再如以商业性功利为目的的文化,即大多以迎合大众观赏喜好而进行的文化创造,等等。功利性文化可以包括有审美属性的功利性“美丽”文化,而且,其常常作为功利性文化的经典范例而存在,即政治思想性和艺术审美性的统一,或市场号召力和艺术观赏性的统一等。但,这些功利性“美丽”文化毕竟有它的天生不足。政治功利性的“美丽”文化无法超越其时代性,当时代的观念思潮发生转变,其存在也就失去了生命根基;商业性“美丽”文化,改变不了的是其“媚俗”的本质,当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品味发生变化,其就不会再普及流行,可谓“短命的”文化。非功利性“美丽”文化则不同,因为它反映人性本质情感、人性情怀、人性感受等,故,只要流行,便会长久存在。就像今天我们仍在会在贝多芬的“欢乐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艺术观照中获得审美感受一样,因为它们反映了人性共同的本质,古今中外,人性皆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而能够促使这种非功利性“美丽”文化流行的,只有受众,因为文化接受赋予文化“生命”;艺术观赏美育培养具有艺术审美生活能力的社会群体。他们非功利性的文化观念和非功利性“美丽”文化本质属性相同,所以他们才是这种文化的接受者。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判断:成功的非功利性“美丽”文化,因为其超现实与蕴含的美好人性,所以,更够跨越种族、国界、时代,而成为人类高品质的文化经典。而如果现实社会中,没有高品质的文化受众,那这些文化就难以生存,很难成为经典,除非被子孙后代重新发掘、认同。所以,我们说,没有高品质的文化受众,就很难有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文化创造和文化接受之间构成一种生态群落。如果我们社会提倡高雅文化,却缺少消费高雅文化的受众,高雅文化难以市场化生存;如果我们社会提倡“高尚”文化,却缺少高尚文化受众,那高尚文化也不会市场化生存。这就是其中的文化逻辑。然“美丽”文化不同,它和人的本性有着天然共通性,所以,不管是功利性“美丽”文化还是非功利性“美丽”文化都能收获广大受众。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与艺术观赏美育与文化创造之间没有显著关联。那时因为他们没有晓得艺术观赏美育对于诸多文化创造者而言,美育不是在发展他们的技术,而是在培养和建构他们的态度和深层的心理结构[10]

                       结语

综上所说,艺术观赏美育和“美丽”文化创造之间存在必然逻辑联系,实施艺术观赏美育就是在建构“美丽”文化和谐生态,就是建设“美丽”文化的实践抓手和现实途径,建设“美丽”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经之径。

 注:该文为北京市首都精神文明办重点课题《首都市民艺术观赏与文明素养研究》阶段性理论成果之一,项目号:HW12059                                  

 

作者简介:  丁旭东,男,1975 ,山东滕州人,文学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后,北京市美育与文明研究基地秘书长,研究方向:艺术学、美学、文艺学、美育

本文刊发于《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



[1]本文为首都文明办委托重点研究课题《北京市艺术观赏与文明素养研究》(批准号:HW12059)阶段性成果。

[2] Stephen· Davies. Definition of Art[M]. 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1.=

[3]佛教语。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

[4] Robert K·Barnhart. Barnhart Concise Dictionary of Etymology [M].Collins Reference,1995.

[5] John·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M]. The Free Press,2009.

[6]或者可以直接称之为艺术观赏社会美育。本文中,我们探讨的不是学校教育范畴中的艺术观赏美育。

[7]购票进行艺术观赏就是艺术观赏消费。我们提出观赏习惯会形成会促进人的艺术观赏消费的逻辑前提是,人们不可能全部都可能每次得到免费门票。这显然是符合事实逻辑的。

[8]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可能总是处于这种状态的,现实的功利性是现代生活的属性,人不可能摆脱现实而存在。不过,我们所说的,仅仅是指,人们在艺术审美中,暂时的诗意化精神的存在。2007年推出,下半年就占据了美国智能手机的1/4市场份额,同年仅在美国就销售手机400多万台,2011年已经占据美国33%市场份额,一个季度全球销售数量已高达1600多万台。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Iphone 的成功不仅源于技术,更是源于审美价值创造的成功。再多说一点,美国不生产iphone,所以,我们也可以说,Iphone的成功就是富士康中国员工的血汗的凝聚。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很难改变。

[9]见朱光潜.谈美[M]. 金城出版社,2006.

[10]中国制造生产了绝大多数世界高端品牌的产品,但没有世界级的文化品牌。这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本世纪,缺少审美品性的民族,往往会容易成为其他民族的生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