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国青少年艺术人才网
服务热线:400-8105-280
阅读量:次 发布时间:2016-11-28 13:22:03
美育起步,中国才能强大而温润
时间:2015-09-30 11:35 来源:京华时报
虽然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边缘化了的美育要重建体系注定困难重重,但只要着手,不虚晃一枪,认认真真建设,便终有到达与成型的一天。
没有什么预料和铺垫,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一份“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让人猝不及防,却事在必然,值得拍手称一回好。
根据这份意见,今后国内大中小幼各级学校都要加强美育,开设艺术课程。放大些看,这份“意见”,应该被看作这一轮深化教育改革的一系列综合配套政策要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严格规定小学生作业量,禁止中小学补课和办奥数班,到采用自主选拔和综合素质测评等办法的高考改革……密集展开的种种改革举措可以证明,今天的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观念与体系大转变的进程之中,也是其中关键而且举步维艰的那一段。
在教育的应试属性依然十分强大的大环境下,出台一份对于美育课程的政策规定,从操作层面,必定会遭遇相当大的阻力。比如,不用尽一切时间背书做题,而让学生去忙些写写画画、唱唱跳跳的“副业”,“重视教育”的家长们都会抗议,靠升学率体现办学水平的学校也不会有多大积极性。比如,强化艺术课程,师资会有多大缺口,舞蹈、戏曲、传统工艺等进课堂,如果没有事先培训积累,很难找到这么多专业老师,特别是在原本就缺少文化人才的乡村。又比如,在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之下,不少学校原本就有阴阳两张课程表,软性的文体课程常被挤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结果,“美育”的落实,很可能沦为在上级检查、验收时少量“特长生”、特色小组的高质量演出和大多数学生的依然沉溺于枯燥训练……
然而无论如何,走出这一步,从现在开始,在“德智体”之外,让美育重新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是必需。
“重新”,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将“德智体美劳”并列为学校教育内容的时期。那时,体力的劳动还被视为“光荣”,审美能力也被看作重要素养,远不像近年来,整个社会的教育已偏狭到惟“智”独大,其余一切皆被视为随时可割弃之皮毛的地步。
富起来的中国人,在世界各地豪放地买买买,却常常不识美丑但求名牌;去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只会挤在红烧肉和大白菜玉雕前;在公共场所不守秩序、不顾礼仪,饱受非议。新的科学技术发展与中国经济的调整转型压力,让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渴望培养富有创新创造力的未来一代……不论是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修复,还是创新创造力的提高,一样都离不开美育。
当年,蔡元培先生曾有“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爱与美,原本就该是一切教育中最重要的核心。虽然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边缘化了的美育要重建体系注定困难重重,但只要着手,不虚晃一枪,认认真真建设,便终有到达与成型的一天。
这是回到教育起点的一步。一如国办文件所言,“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培养一群懂得感受自然、生活、精神之美的国民,丑陋野蛮与急功近利便不可能横行,中国的未来才可能是健康、美好、强大而温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