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国青少年艺术人才网
服务热线:400-8105-280
阅读量:次 发布时间:2016-11-28 14:24:41
围绕接受 设计美的教育过程
邓官朝 山东胜利油田孤岛社区少年宫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有效的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教育的宗旨——育人,始终存在这样一点:教育事业总是和人类对审美的追求连在一起。马克思说过:“按照美的规律建设生活,教学也要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教法。”所以,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活动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美的规律美化教学环节,并关注学生的接受过程,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学知识、开智力、增能力,这是现代化教育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必修课。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对美的接受,精心设计美的教育活动过程。
从孩子们接受美学的角度考虑,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一定符合教学范本原意,“原汁原味”的教学很难实现;而孩子们听课乃至新问题的产生也不一定与教师的教学设计吻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受环节这种见仁见智的现象,无论是教师对教学材料的把握,还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了解,都同样存在。
按照接受原理,理解受制于理解前的诸因素总和。学生平日的知识内存、兴趣爱好、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心理、思维活动等作为理解前的诸因素都会潜在制约着课堂理解的方向的层次。况且学生不是音像入录设备,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同样对教师的讲解,选择与自己知识结构相适应的有象经验,并排除不能使自己产生情感共鸣的信息。所以,同一个班的学生,对一些非记忆信息的理解,不一定会选择同一个角度,也不一定会指向同一个层次,这就使学生的理解过程不可避免的产生差异,并产生信息损耗。作为教师要尽可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少流失多增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美育的成分,实现接受信息的增值。
1.美化接受环境。其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两点:一是创设外化的审美环境。这可以使学生在整体的审美氛围中有积极、主动的情绪心理,潜移默化的接受信息。譬如校园环境的绿化、名人雕像、图书馆、活动室、教室走廊的名人字画、教室里的学习体会栏、成长栏等,这些都是为使学生接受积极的信息创造的条件和机会。
二是创造内化的审美环境。学生是接受的主体,其精神面貌直接影响接受效果。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自己积极向上的人格美感悟学生,注意有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情绪。另外,接受过程既是信息交流过程,又是教学双方情感交流过程,所以创设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更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2.教学过程语言美。语言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载体,要求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语言生动形象,抑扬顿挫、缓急有度、富有情感,这样可直接感染学生,唤起他们情感的共鸣,满足他们“美的期待”。
3.讲授过程教态美。教态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直观性、表率性的整体形象,也是作为一个教育者时刻注意的问题。教师整洁得体的衣着,轻松愉快的表情、和蔼可亲的面容、亲切的眼神、洒脱自如的举止也会给学生以积极影响。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对新的问题理解不了,学习吃力,往往会垂头丧气,课堂上出现消极情绪,而老师鼓励的一笑、关切的眼神,可使他们振作起来,提升解决疑难问题的信心,由被动变为学习的主动。
4.讲授注重节奏美。教师在讲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状态、知识内存、思维特点等掌握好讲授节奏。在内容安排上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力求使讲授内容节奏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也可根据学生学习的疲劳程度,适当安排“情趣客栈”,来缓解压力,从而在实际需要上,创造教学过程节奏美。
5.讲授过程要注重“空白”美。教学内容既是学生接受的对象,也是学生接受能力的试金石,是确定和实现接受者素质的对象化和具体化。一旦教师的讲解穷尽了教学内容所包含的全部意义,那么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空间也就被堵死了,给予学生的只有死记硬背!因此,成功的教学活动,都会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放飞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教师的讲解往往“言明”,实现一般的理解;又不“尽言”,为创造性理解留下空间,这就是教学中的“空白”艺术。在讲授过程中留下“空白”,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具有“自己走路的机会”。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接受知识时总是与他们平时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积累、上课 时的情绪状态、思维活动密切相关。教师在注重自己教学美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这样才能使教和学融为一体。①在教学设计时,要仔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历的、课程学习的等,使学生完善与学习新内容相适应的知识基础;②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大自然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的个性各有不同,其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审美敏感性等各异,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成为接受知识、技能信息的一个关键。教师可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习状态,并通过对平常练习、测试等,查找学习的薄弱点,从而对症下药,帮助找到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实施美育,不只是教会学生对具体事物的美感欣赏,在以美育美的过程中,通过知识培养能力是美育的保障。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抛弃死记硬背或机械照搬的做法,鼓励学生在感悟美的基础上,运用分散思维、求异思维的思想方法去创造美、发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