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国青少年艺术人才网

  •    服务热线:400-8105-280

专注10

专注30+城市

服务100+团队

服务12000+人才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美育

“社会课堂”也要“因材施教”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6-11-28 14:25:55

“社会课堂”也要“因材施教”
徐沛君   来源: 人民日报
 
  就美术馆发展的历史和存在的意义而言,公共教育无疑是所有美术馆的立馆之本。美术馆主要以审美体验为切入点,展开对公众的文化熏陶,从而实现艺术的社会功能。

  我国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大抵起步于十余年前。1997年,上海美术馆设立了专门的教育部门。随后,广东美术馆等大型公立美术馆也适时成立公共教育部。中国美术馆在2005年初正式成立公共教育部之后,发展势头迅猛,每年都结合展览举办多场次的艺术体验活动以及免费讲座,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优秀的艺术成果,有效地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时至今日,我国绝大多数公立美术馆都设有公共教育部门,美术馆的“社会课堂”效应得到了空前的凸显。

  毋庸讳言,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事业还存在一些不足,还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即普及和提高。前者面向普通大众,后者着眼于专业人士。我国美术馆普遍缺乏固定性展览,特别是缺乏具备反映美术史演进线索的固定展览,这制约着公共教育活动的展开。由于当前的展览时间短促,短则几天,长不过几个月,公共教育活动很难做出长期规划,更谈不上由点及面、层层推进。

  学术研究力量的薄弱,是制约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持续发展的另一因素。对藏品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开展公共教育活动的基础之一。然而,即便把我国目前九家国家重点美术馆的学术研究人员人数相加,其总量也不足百人。即便是这不足百人的队伍,也还要承担许多事务性的工作。他们很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对藏品的研究,因此也很难出现成规模的独创性的学术成果。其后果之一,就是公共教育活动长期难以实现向纵深层面拓展。

  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事业必须与时俱进,必须研究观众的接受心理,由此更新模式,改进手段。审美教育是一种“最不像教育”的教育,它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般的功效。既然主要以审美体验为切入点,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就不能不注重观众的“再创造”效应。所谓“再创造”,是指欣赏者在体验艺术作品时,通常利用其既有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艺术品进行二次阐释,因而,对于同一件艺术作品,不同的观众会做出不同的判断,有时甚至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讲,欣赏者不单纯是被动的接受者,他在欣赏、品评艺术作品的同时,自身也参与到作品的“创造”过程中,从而使艺术作品全面实现其社会价值。“再创造”理论对接受者主观能动意识的肯定,揭示了文化传播以及艺术消费的复杂性。对于具备一定素养的成年观众而言,“再创造”几乎伴随着他在美术馆的参观过程。遗憾的是,我国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机构似乎尚未完全意识到“再创造”的重要作用,仍不时以“启蒙”的姿态对观众进行说教,这类做法,事实证明往往事倍功半。今后,应该对美术馆观众进行详实调查,量化分析,在尊重观众的基础上,实现“因材施教”。

  教育追求的是长效机制,但基础工作的实施也要“只争朝夕”。据悉,从今年开始,我国几家重点美术馆将陆续建立固定陈列展览,许多美术馆也加紧充实其公共教育部门的力量。以中国美术馆为例,建馆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该馆以各种途径收藏了十余万件古今中外的珍品,进行固定陈列的藏品条件已经具备。

  过去的十年,我国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事业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更积累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宝贵经验。相信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事业,必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